今天來說一個窮人為什麼老是不能翻身,永遠都只是窮人一個,看懂了以下的故事你就知道原因,或許可以改變你的思想。
就像有本書名"富人想的跟你不一樣",要當有錢人就先把腦袋改變成有錢人的想法。
窮人與富人的思維不同
有個窮人經常對天抱怨:「這個世界太不平等了,要讓富人也窮!」
因為窮人一直吃不飽也穿不暖,乾脆就在佛祖面前痛哭流涕,訴說生活種種的艱苦困難,天天幹活累的半死卻賺無法賺到足夠的錢。
哭了一會兒,他就開始抱怨說:「這個社會太不公平了,為什麼那些富人整天都可以悠閑自在,而我們窮人卻要天天吃苦受累?」
佛祖微笑的問:「那你覺得要怎樣做才是平等呢?」
窮人急忙說:「要富人跟我一樣的窮,也要幹一樣的活;如果富人最終還是富人,那我就不再抱怨了。」
佛祖點點頭說:「這個簡單!」
說完佛祖就把一位富人變成了和窮人一樣窮的人,並交付他們每人一座相等的煤山,每天挖出來的煤當天可以賣掉買食物,但只有一個月的限期,一個月到了就把媒山收回。
窮人僅有的優勢(體力+時間)
剛開始窮人和富人一起挖起煤礦,因為窮人平常習慣了粗重的體力活,挖煤這等事對他簡直就是小菜一碟。
一天下來窮人很快就挖了一車子的煤,拉去集市上賣了錢,用賣煤的錢全買了喜歡吃的,拿回家給老婆跟孩子們解饞。
然而,富人從來沒做過這種粗重的工作,他挖了一會兒就停下來休息,而且頭上全是汗珠,手上全是水泡;到了晚上,他勉強挖了一車煤,辛苦地把它拉到市集上賣了錢,只買了一些硬饅頭,並且剩下的錢都留了下來。
第二天一大早,窮人就起來繼續開始挖煤礦,然而富人卻直接跑去逛集市。
富人的借力思維
沒一會兒的功夫富人帶回倆個粗漢回來,這兩個粗漢都是熊腰虎背、魁梧粗壯的粗人,他們二話不說就開始幫富人挖煤礦,而富人只站在一邊指手畫腳的監督著。
只用了一上午的時間,富人就指揮兩個苦力挖出了幾車煤,富人把煤賣了又雇了幾個苦力;一天下來,扣除應給工人的挖煤錢,剩下的錢還比窮人賺的錢多好幾倍。
一個月的時間很快過去了,窮人僅憑一己之力,只挖了煤山的一角,每天賺來的錢都買了好吃好喝的,基本上無法賺到更多的錢,更別想要有多餘的錢來儲蓄。
而富人早已經指揮工人挖光了整個煤山,賺了不少的錢,他用這些錢投資做起了買賣,很快又成了富人。
結果可想而知,窮人再也不敢抱怨了。
窮人從中學習到了富人的思維
當然每個故事都有不同的結局,窮人雖然窮,但在這場人生的體驗裡,窮人也可以改變自己...
富人看到窮人依然在挖煤山,他走過去問:「你已經挖了一個月了,為什麼還沒有賺到錢?」
窮人嘆了口氣說:「我挖了一個月了,只挖出了煤山的一角,每天只能賺到一點點錢,買了食物就花光了,沒有更多的錢可以用來存下來。」
富人微笑說:「那是因為你只想著一天的事情,而沒有想到未來。」
「未來?」窮人問道。
富人解釋道:「對啊,你應該用賺來的錢來投資,讓錢生錢,這樣你就可以賺到更多的錢,未來的日子也會變得更加富足。」
窮人點點頭,他開始明白了富人的話,於是他決定去學習關於投資的知識,並開始努力存錢和投資。
時間過去了幾年,窮人已經成為了一位成功的投資者,他的資產已經足夠支撐他的生活,他不再需要挖煤山了。
最後,窮人回到佛祖的面前,他感激佛祖給他這個機會,讓他從一個窮人變成了一個成功的人。
佛祖微笑著說:「你成功的原因不在於讓富人也變窮了,而是因為你學會了如何去努力和投資,如何讓錢生錢。」
窮人明白了佛祖的意思,他深深體會到成功的真諦不在於讓別人失敗,而在於自己的努力和決心。
這個故事告訴我們,成功並不是來自於讓別人失敗,而是來自於自己的努力和決心。如果你想要成功,你必須學習如何努力和投資,如何讓錢生錢,這樣你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。
結論
原來成功的關鍵祕訣就在於,不在乎你能做多少事,而在於你能借助多少人的力量去做多少事!
記住,成功就要學會借力!
借別人的力,借工具的力,借平臺的力,借系統的力!
當你找到了借力點,你便找到了槓桿的著力點,可以撬動整個世界!